很多人都很喜爱太极拳,更喜欢看太极拳教程,因为这种健身方法很有效,那么练习太极拳能防病强身吗?太极拳的基本手法又有哪些呢?下面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太极拳吧。
太极拳是当下很多老年朋友喜欢的运动之一,太极拳以舒缓柔和为重要特征,这让一些练拳者认为,可以不做准备活动就直接开始打拳,或者打完拳就可直接去做其他事(如去买菜等),而不做放松活动,实际上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错误。不仅在运动量较大、强度较大时容易受伤,而且有违太极平和、自然之理,对长期的锻炼效果来说也是个损失。
依据运动生理学,一般认为打拳之前,特别是冬天,能做10分钟左右的准备活动,舒展颈、肩、肘、指、腰、髋、膝、踝等关节,对接下来的打拳是有好处的。打完拳之后,应该有5分钟左右的放松活动(或称整理活动),让因运动而紧张的肌肉、关节得以放松。
太极拳好处:防病治病还强身
1、对大脑起调节作用——打拳可以活跃情绪,长期坚持,会使大脑功能得到恢复和改善,消除由神经系统紊乱引起的各种慢性病。
2、改善呼吸机能和血液循环——太极拳要求“气沉丹田”,有意地运用腹式呼吸,加大呼吸深度。
3、舒畅经络——轻松柔和的太极拳运动,可使人新陈代谢旺盛,体质、机能得到增强。
4、防病治病——对神经衰弱、心脏病、高血压、肺结核、气管炎、溃疡病等多种慢性病都有一定预防和治疗作用。
对普通人而言,打拳打到什么程度、多大强度有利于身体健康,是个很重要的问题。别看太极拳看上去文绉绉的、有“武术文练”之说,可它绵里藏针,打起来可不简单,所以如何调节自己的运动量显得格外重要。
以24式简化太极拳为例,一套拳打下来用时应该约为4到6分钟,打完后身体微微出汗,但又气不喘、周身舒畅,这样的效果就很好。当然,这只是感官上的一个参照标准,实际生活中会因个人身体状况、气候、环境等而改变。
太极拳的基本手法
太极拳的基本手法主要有拳、掌、勾三种。太极拳虽然叫做“太极拳”,但是实际上用拳的时候少,用掌的时候多,主要是掌法变化多,而太极拳中用到勾手的地方很少。
学太极拳要练好基本功,首先要了解太极拳的基本手法有几种,都有怎样的具体要求。太极拳要求劲力“运之于掌、通之于指”“形于手指”,手是传感器,听劲、化劲、发劲都要通过手,太极八法中有棚、捋、挤、按、采、挒、肘、靠,前六法直接以手完成。这首先要有正确的手法作为基础。
一、拳:手法是四指靠拢向掌心卷屈,拇指与中指或食指相扣用意时松扣,用力时紧扣。握拳应注意勿过紧或过松,过紧则易妨碍血液循环,过松则不便实用;当拳伸出时拳与前臂要成直线不可向外(或向内)扭曲,但一般人易犯向外扭曲的毛病。向外或(向内)则使腕部紧张,必然妨碍气血畅通。此外,与对方交手时也易受伤。因此应注意这个缺点。
二、掌:手法是五指自然分开并微屈,虎口成圆形,掌心微含。力求自然状态,食指或小指虚领即可。如立掌时食指领,内缠外缠时以小指领劲,此掌法为半阴半阳或者半掌半拳取“中和”之意。伸掌法:五指微曲,不可伸直,指尖要留有空隙,不可靠拢,每当手掌伸出时,腕部不可过分弯屈紧张,伸出收回都不用力,因为紧张或用力都会妨碍气血畅通。
三、勾法:有两种,一种以拇指、食指相捏,其余指相合;另一种拇指、食指相捏,其余四指松松拢住。钩指的作用,在“单鞭”式中为“蛇尾”之象形。陈家沟太极拳宗师陈鑫为此式谱以歌诀“单鞭一式为雄,一字长蛇亘西东,击首尾动精神贯,击尾首动脉络通,当中一击首尾动,消息贵在脊骨中”。在实际用法,以钩手为“点穴撅”之所用。
关于太极拳的手法,一般只有上述三种,但这三种手式在太极拳运动中是经常变换的,每当变换时应注意缓慢,不可太快和用力,在不用时腕部必须松活轻灵,尤其腕关节不可紧张,否则影响气血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