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教程 太极拳与中医的联系(2)

  之四:阴阳的相互转化

  如太极图所示,阴阳双方在各自的运动变化过程中,不断进行着二者之间的相互转化,即阴可以转化为阳,阳也可以转化为阴。就人体而言,物质属阴、功能属阳,物质与功能之间的相互转化是阴阳转化的典型代表。

  从病理角度来看,寒属阴、热属,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又是阴阳转化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的具体体现:如病的性质本来属热,因邪气深伏于里,阳气被遏,不能外达,可表现出四肢厥冷、脉象沉伏或拒服寒药等假寒症状;若体内阴寒过盛,阳气被拒,不得入里,可表现出外见浮热、手足躁动、脉洪大等假热症状,正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所言:“故重阴必阳,重阳必阴”。

  可见,太极图这个富有意象性的圆滑欲动的图案,蕴含着非常丰富的哲学思想。了解它、走近它,你就会明白为什么太极图跟中医关系这么密切了。

  古老而传统的中医学在其发生、发展与演化的进程当中,无时无刻不受到中国古代哲学思想的影响与启迪。

  一、中医医理亦是太极拳

  真正的太极拳,每一式都讲求神意气所组成的太极之阴和形体动作所构成的太极之阳的转化和互孕,很符合《内经·素问》的一句话:“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阴阳是太极之母,明阴阳,既是太极拳师功夫有成的标志,也是中医mansion88 app 进入大家境界的路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中医家通太极拳也就不奇怪了。

  虽然太极拳界的人士津津乐道于太极拳的创始人是张三丰,但是,从《内经》的记载来看,太极拳的雏形可能来源于中医的治疗实践。比如,《内经》中多次强调,治疗疾病,可采用“导引按跷”的方法,王冰解释道:“导引,谓摇筋骨、动支节;按,谓抑按皮肉;跷,谓捷举手足。”1975年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文物——帛书《导引图》中有44幅图,其中的许多图形,和当今太极拳的动作很相似。

  随手拈来,中医的许多经典理论,仿佛蕴藏着太极拳功夫的关窍。“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力孤危。”《素问·六微旨大论》的论述,和太极拳所主张的“开合、出入、升降、聚散、化”本身不就是一回事吗?金元四大家之一朱丹溪云:“天之为物,故恒于动;人之有生,亦恒于动。”太极拳神意气和形体所酝酿的连绵不断之动,不正是生生不息的“恒”动吗?东汉名医华佗所指出的合理运动观:“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不就是太极拳根本的运动观吗?笔者所重点习练和推广的智勇太极学中的太极拳架——内功太极拳、松腰太极拳和水性太极拳,几乎所有的内在感觉和外在变化,都没离开这些中医经典的论述。

  二、当代某些太极拳不符合中医医理

  当代,中医大夫几乎都习练过24式简化太极拳。但练着练着,一些人就有了疑问,甚至会产生太极拳不过如此的感慨。这不是太极拳的错,因为,这套24式简化太极拳,其实只传递了太极拳丰富内涵的一点点痕迹,一丝丝风景,更博大精深的传统太极拳,并没有被更多的人所知晓。24式简化太极拳的编创,据说参考了苏联舞蹈mansion88 app 和体育mansion88 app 的意见,因此,其中华传统文化的底蕴,并没有充分表现出来。虽然,配合编创24式简化太极拳,mansion88 app 们也做了一些医学机理方面的研究。

  中医家周潜川先生就曾明确表示过:“就所编造练功的‘拳路子’而论,似乎过于繁复,而违悖了‘太极十三式’的简赅原则。尤其是有某些动作,在身法的方向转折,腿腰的消步进步,指掌的屈、伸、探、捞,胸腹的吞、吐、凹、吸,肩背的消、耸、摇、曳,头颈的顶劲撞劲,都因架子繁复,反而把全身的‘经络’、‘气脉’搞得纠结不清。例如:三阴的气脉每每过迟,三阳的气脉经常领先,太嫌过速,二者不能紧密地配合。据我不完全的统计,我所接触过的一部分练太极功的人,大约十分之三四犯了上述偏差,他们不是面如涂朱,便似酒醉,表面容光焕发,精神健壮,而细察内脏经络,每患消渴症(即糖尿病),虚阳上逆证(血压高的病因之一),左半边身体发麻症(阴分受病的现象),后来大半因高血压而中风不起。”非常可惜的是,周潜川先生精辟的见解,并没有引起世人的警觉。

中医 太极 太极拳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