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习太极拳的时候调节身形是比较重要的环节,那么,有哪些好的方法可以运用呢?下面,小编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关于太极拳的调身的含义以及其练习方法,一起跟着小编了解一下吧!
太极拳调身含义
简单地说,调就是调整、调理,身就是身形,调整身形简称为调身。调身是气功的一个特有名词。普通人调理调理身形,那也叫调身。但是从气功来说,不同的功门练功对身形有不同的要求,使身形符合练功的要求,那才属于调身。调身虽然应该从调整姿态入手,但形体的调整,从练功的意义上来讲,就不是一般地把形体姿势调整调整就完了。要使形体动作符合要求,应该在皮、肉、筋、脉、骨的不同层次上发生变化。咱们学过解剖学了,这部分形体一动弹,就应该知道是哪些骨头、肌肉、关节、韧带、血管、神经在动,它们是怎么动的。另外,还要从中医学的经络等方面去领会、理解。在放松形体的时候,要用意念放松它:这个地方要放松,这块肉要放松,这个肌腱要放松,神经要放松,关节、韧带都要放松……要会这么去想。当你不光是用意念放松,还会用意念把里边一块一块地捋一捋,你感觉就会大不一样了。
有没有这些基础知识,练起功来是不一样的。要不然学解剖知识干什么呀?解剖这东西本来就麻烦,你又不能拉开看看。不过不客气地说,过去练气功的若懂这些内容那可了不得。以前老师也讲,说什么骨头36l块。其实他们很多是靠想象出来的。同学们学了之后,应该会用到身形上,现在再调整身形,就要在皮、肉、筋、脉、骨的不同层次上来用功夫。对这个筋,有的说属于肌腱,有的说属于神经,而脉一般是属于血管。大家甚至于想肌肉时,肌肉外面那层薄膜都应想到。咱们练混元气,在学教练员班的时候,就知道混元气出入于膜络。现在知道肌肉外面有一层膜,但你们注意到了吗?肌肉有肌肉的膜,骨头有骨头的膜。你们得自己会把学过的知识连到一块儿。老师在讲课时不会结合着讲,而同学们应该会结合着想、结合着用才行。学解剖如果你们这么想了,那叫积极学习,若不会这么想就叫消极学习。这样调身,就把所学的知识结合上了。形体每一部分都应该这么去搞。比如骨头,骨头有膜,骨头有中没有?形体的每个部分都有外、有内、有中。所以,同学们结合解剖学要会这么去想、去留意才行。
当然,注意形体也包括了细胞这个形,而严格地、更深一步来讲,它还包括了生殖之精。生殖之精包括自身每个细胞里面的遗传工程——这是自身生殖之精,还有异体生殖之精。书里面没有专门讲“调精”,只是在讲到会阴的时候才简单谈了一下。调形调到一定深度、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细胞里边就会发生变化。细胞发生变化,整个细胞里边的染色体、遗传工程也就发生变化了。一旦细胞里的染色体遗传工程发生变化的时候,那也就是自身精在起作用了。所以,调身到一定深度,光这么调就不行了,那得有功夫。真是到了细胞层次,那就到了形神俱妙的水平了。而这个水平,里边的气达不到一定的质度和量度,是做不到的。同学们应该从这个高度去领会、去认识调身的含义。更进一步,不仅是在练动功、练站庄时才需调身,在传统功法中无论哪个功门、哪种练法,都必须要在里边贯穿着调身的内容。练静功、练卧功不调身行吗?都得有姿式。这些姿式要求也都属于调身的范畴。当然,一开始调身的时候,要从整体身形调起来才行。就像练习郑多燕减肥舞一样,需要调整身形。
(一)调身的方法
调身,不仅是对身体躯干及四肢的调整,从头、颈、肩、肘、腕、掌、指、胸、腹、肋、脊、背、腰、臀、髋、腿、膝、踝、足、趾,到眼、耳、鼻、舌等,都有详细的方法和要求,并根据功法、姿势、动作等不同而异。如太极拳练习中常讲的松静站立、头正、颈直、沉肩、坠肘、坐腕、舒指、竖脊、含胸、拔背、松腰、沉胯、敛臀、旋膝、五趾抓地、舌顶上腭、目视前方等,都属于调身的内容。
(二)调身的要求
调身的基本要求是形正体松,包括行、立等各种姿势,以及屈、伸、摆、转、跳等各种动作,要求“定势”做到中正安舒、松紧合度、大气沉稳、势正招圆,“势势”要柔和缓慢、行云流水、圆活连贯,“发劲”要快慢相兼、节奏鲜明、
松活弹抖、刚柔相济,“窜蹦跳跃”要动静相兼、错落有置。(三)调身的作用古人云:“形不正则气不顺,气不顺则意不宁,意不宁则神散乱”。可见,调身是手段、是基础,只有形正体松,才能达到气定神敛,调心的目的才能达到。
具体说来,调身的作用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得以体现:
1、柔筋健骨,强壮身体。科学合理的肢体动作和身形姿势练习,可起到伸筋拔骨、柔筋健骨的作用,进而达到调息调心的目的。所谓“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说的就是这个意思。
2、疏通经络,调畅气血。经络是人体周身气血运行和输布的通道,也是将人体连成一个整体的重要系统。经络系统保持通畅,人体的气血才可以正常运行,生命才得以在正常状态下延续。以正确的方式习练太极拳,通过有效的肢体和身形锻炼,有助于疏通经络,调畅气血,从而达到调整身心、强身健体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