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两臂平举
随重心移动微小惯性,心意略后引,两手领臂在两腿外侧微内旋略朝身后蓄引,掌指微舒,掌心转后(转掌心)。
随心意后引,两臂徐徐向前上弧形平举于体前,与肩同高、同宽、掌心朝下,指尖向前微下垂,同时两眼视线恢复平视(举手臂)。
注意:平举过程用的是掤劲。定势时,掤劲意注于两腕背,两腕背微凸与两肩峰对齐;两肩松沉,两肘屈坠,身体隐隐沉坐,形成对称相开、充满弹性的掤劲。两臂上举过程,好象欲把二根下端踩在脚下、上端系于手腕的橡皮筋扯起拉长。后要有“上举之中必有沉坐”的感觉。就像练习郑多燕减肥舞一样,两臂平举也会有这样的感觉。
四、屈腿按掌
心意前趋,意贯指肚,腰背隐隐后倚,沉肩坠肘松腕引领两手十指渐渐向前平展,指尖略高于手腕,两腕继续下坐,十指自然向前上翘前撑(举手掌)。
注意:这里用的是挤劲。力点在指肚。动作完成至十指上翘与肩沉背倚成对称之感为度。后注力时要有“前去之中必有后撑”的挤劲和沉稳之感。
随心气下沉,两腿慢慢松屈,重心下降,视线回落,两臂略回收往斜后方坐腕翘指下落(落手掌)。
注意:这里用的是捋劲,力点在掌心。动作过程除必要的虚领顶劲和腰背隐隐回中之外,其他动作略往下松落(但未坐妥),身躯意含前趋。
重心继续下降,松胯下坐,成马步:同时两掌下按至腹前,两臂成斜圆,掌心展开朝下,指尖舒展朝前,两眼平视,重心落于两腿之中。
注意:此为按劲。力点在掌根。下按犹如要将漂浮在水面上的木块按入水中。定势时,两掌如按在身前桌上。马步要似坐非坐,虚领顶劲要明显,含“下按之中必有虚领”的轻灵之感。马步高度因人而异,以舒适得力为度,一般要求大腿与地面约成45°~60°角。这个马步预设的高度即是整套拳的“拳架高度”。
每一次动作都要按意动神随,腰动身随的次序(即使是十分含蓄)完成;整个起势要做到匀速缓慢,轻灵沉着;神意劲力动作连接要流畅连续如碧波荡漾;掤、捋、挤、按劲别分清但又要贯穿一气,不犯丢扁之病;若要深刻体验,可单独练意念或练手法,然后再协调配合。只有达到“静、松、稳、匀、缓、合、连”的要求,太极拳起势才算较高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