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式太极拳,太极拳流派之一。孙式太极拳动作小巧轻灵,步法进退相随,运转开合相接,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今天小编带着大家来了解一下孙式太极拳的形成及其特点,喜爱太极拳的你可千万不要错过哦!
孙式太极拳的发展
孙禄堂先生12岁始学形意拳。师从李奎元先生近三年,后经李举荐,又随李之师郭云深先生深造。见面时,郭云深看到孙禄堂武学天赋极高,异乎他人,故郭云深要孙禄堂弃业,随己精研形意拳(当时孙正在随一亲戚学徒制毛笔)。这样孙禄堂随郭去了深县,后又随郭一同迁至西陵,相从近八年。其间孙禄堂还尽得宋世荣、车毅斋、白西园诸前辈之真传。在这八年中孙禄堂随诸位先达潜心修武不及其他,故孙禄堂的形意拳功夫已至登峰造极的冲空化境,逢人较技未尝负之。他体验到形意拳的高境界就是神、气合一,化至虚无。卷之、放之,其大无外,其小无内,不过是体内真气之流行。体也罢,用也罢,不过是体内真气变化的不同形态。因此,功至化境已无所谓形意、八卦、太极之分,此时无形、无意,可感而遂通。因此,在他跟郭云深研修形意拳的后期,他已认识到通过拳术的修习,可使习者感受到超出拳术内容之外的深远内涵。
从这时起,他开始把很多精力放在了拳与道合的修悟上和拳理的研究上。在研究中他真切地感到拳术需要哲学的指导和理论的依托。于是他试图以易经为指导,来进一步揭示拳理。后经郭云深介绍,孙禄堂赴京城从八卦拳名师程廷华习八卦拳。他希望通过这种与易经关联紧密的拳术的学习,能搞清拳术与易理的关系,以便进一步揭示拳学真滞。孙禄堂从程师学习八卦拳仅数月后,便技艺精深,得其精微,体验出形意拳与八卦拳之间的互补关系。但限于当时习武者的理论水平,使孙禄堂在拳理的研究方面仍未尽人意。年余后 (约1885年),程师对孙禄堂说:“吾授徒达数百人,其天资聪慧专心潜学未有如弟者,吾与弟意气相投,故将余技尽传立于弟,弟亦有宿慧,始克臻此。现弟之技,黄河南北已无敌手,可以行矣。”(见北京《世界日报》1934年2月3日)因此,孙禄堂从程师学习八卦拳后,一方面使他进一步感受到形意、八卦两拳在本质上是相通的,功至化境者可自然融会贯通。
另一方面,也使他认识到仅从修拳中想达到通易之奥蕴并行之于拳是很不容易的。于是,孙禄堂决定只身徒步云游南北诸省,一方面增广阅历与见闻,另一方面,留心寻找在易理、丹经方面造诣有成者。经过二年多的游历生活,孙禄堂大大地丰富了他的武林阅历,并在拳理上也得到显著收获,写下了大量笔记。尤其在内丹功法和易经方面,他相继从武当隐道、云游隐士及蜀中高僧学习,获益匪浅,为他在拳术方面进一步研究,终形成拳与道合的武学体系打下了理论基础,获得了深刻的经验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