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由于表达能力不强,很多心理的变化不能够直接让家长明白,所以作为成年人的家长,需要了解婴幼儿的心理特点。在本期的健康早班车节目中,我们请来了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主治医生李斌彬先生为我们做具体讲解!
下面是本期视频的内容简介: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中央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婴幼儿的心理健康
婴儿的心理是在生活环境中,不断接受外界刺激和大脑皮质分析综合机能逐渐完善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在出生后的 第一年中,他们的感觉有相当程度的发展。知觉逐渐产生,并且有初步识记能力和智力活动,情绪反应也开始发展起来。在此 基础上,其心理活动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心理过程开始具有自觉性和随意性。
1、感知觉和注意力发展
婴儿的感知觉多半是在摆弄玩具以及使用其他物体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的。当新鲜的玩具或其他物体出现在婴儿的面 前时,他们便积极地去触及并摆弄它们 ,在摆弄和使用各种物体的过程中,逐渐区分出物体的各个部分,熟悉物体的各种属 性。他们往往需要把出现在眼前的事物的各种属性都加以感知后,才能形成对该事物的整体认识。 婴儿知觉的目的性较差, 不能使自己的知觉服从于既定的目的和任务。常常凭兴趣而异。例如,二、三岁的婴儿,冬天看到遍地积雪,他当然知道雪是 冰凉的,但他却偏要兴高采烈地扒雪玩,似乎忘记了雪是凉的。 婴儿的注意多半是无意的,在生活中随着活动能力的增强, 范围的扩大,从周 围的接触到新奇的、有趣的事物都会吸引他们注意,注意力也逐渐趋于稳定。 可以专心地玩弄新带给他 们的玩具,专心地看姐姐的舞蹈表演,或专心地看电 视节目。
2、思维的发展
作为思维基本的特征是对事物认识的间接性和概括性。婴儿在解决问题的活动中已具有这两方面的特征。如球滚到 床下,他会用小棍棒拨;东西放在高处 ,他会站上去拿;他们把各式各样的鞋都叫“鞋鞋”,把各种东西都叫“玩玩” 等 。可见婴儿思维已经产生了。但这时的思维,仅是人的思维的低级形式。具 有两个明显的特征: 第一,直觉行动性。即婴 儿进行思维时,是跟对物体的感知和其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思维是在行动中进行的,他们不会想好了再行动 ,只是在行动 中思考。 第二,概括的水平很低。即对一类事物的概括性认识, 只局限于他生活现实中所能接触到的熟悉的同类事物,因 此概括的范围非常狭窄。此外,其概括一般都是根据事物的外部特征,而不是事物的本质属性。
3、情绪和情感的发展
婴儿的情绪具有明显的社会性并进一步的分化。分化表现为两极性;积极的和消极的。婴儿情绪进一步分化,可表现 出多种多样的形式。例如,在积极性的情绪方面,这时的孩子会对同样亲近和喜欢的人产生不同形式的快乐表现:亲昵地依偎 着奶奶,要求她讲故事,高兴地求哥哥给画画儿等。 婴儿也开始有情感体验。初表现出来的是同情心,对故事中的大灰狼 表示愤怒;对小白兔一类的小动物表示怜悯等。随着言语机能的发展,对美、丑、好 、坏有了一定的分辨,萌发了人类高级 社会情感。尽管这时的情感体验还不深 ,但在儿童情感发展中是一大进步。
4、自我的发展和自我意识的产生
我们知道,新生儿和早期的乳儿还不能认识自己的存在,连自己的身体与外界事物 都分辨不清,他吸吮自己的手就象吸吮着母亲的乳头或象皮奶嘴一样。以后由于同手抓握,玩拿物体,再后来学会行走,在他 与外界事物的接触和相互作用中才逐渐分清自身和身外之物的区别。逐渐认识到自身是一个独立的实体 ,而有了自我感觉。 婴儿期的儿童,学会自由行走以后,特别是掌握言语以后, 通过词的中介作用,对于儿童自我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他们先 学会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各个部分,然后知道自己的名字,对“我”字的掌握,促使了婴儿自我意识的产生。 当然,这时的所 谓自我意识,实际上只能算是一种自我感觉, 还是不明确的自我意识,有时还不稳定、不连续。此外,到三岁时,在自我意 识形成中,也产生对自己能力的认识和自信,即独立性的萌芽。他们常常自己要干一些事情,不愿大人帮助。 婴儿期上述心 理特点和个性发展特点为幼儿期身心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胎儿刚出生后主要依靠皮层下中枢来实现非条件反射来保证他的内部器官和外部条件的初适应,此时重要的非条件反射有食物反射、防御反射及定向反射。婴儿期由于神经髓鞘的形成不全,神经兴奋不能沿一定的通路迅速传导,故兴奋特别容易扩散,这也是小儿易激动的生理原因。
婴幼儿的心理特点
随着脑的不断发育,皮质中的暂时性联系也日益发展起来。
新生儿明显的条件反射的是在出生后两周左右。4个月的儿童能区别各种气味,能分辨不同颜色的物体。4-5个月便能分辨出亲人和生人。从第4个月起开始分辨出成人的声音,如听到母亲说话的声音就高兴起来,并开始发出一些声音以回答成人。
5-6个月婴儿就可以再认妈妈,这是由于条件反射的建立和发展,婴儿出现的短暂记忆的表现。
7-8个月时起,由于儿童多次感知某种物体或动作,并同时听到成人说出关于这一物体或动作的词,在他的脑里,就在这一物体或动作的形象和词的声音之间,建立起暂时联
系,以后只要再听到这个词的声音就能引起相应的反应。
10-11个月起婴儿开始“懂得”词的意义,并对词的内容发生反应,词开始成为信号,即第二信号儿童的语言或说出的词是从成人所发出的词或者语言的声音模仿开始产生的,因此,为了尽快开发儿童的语言能力,成人在与儿童接触时应尽可能不断给予语言刺激。
儿童情绪自两个月以后,积极情绪开始发展,当吃饱、温暖时,可以看到儿童活泼而微笑的表情,反之,能引起否定的情绪反应,如哭闹、呆滞等。因此,为了培养儿童良好的情绪状态,应经常和儿童交往,提供安静舒适的生活环境,提供适当的玩具,并多给予关心、照顾和抚爱。
本期嘉宾介绍
李斌彬
北京回龙观医院心理科主治医生,助理研究员,精神卫生学博士,中美精神分析协会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