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慢的好处:
再说说"慢"的好处,世界上所有运动项目都是中速度或快速度,从来就没有以慢速度的练习方法来训练搏击术的,只有中国的杨式太极拳以其独特的训练方式--慢,来作为运动的方法,用慢速训练出极快速的技击效果。他要求练习者必须要以慢速度做各种动作,不仅是慢速,而且还要求匀速,要慢而匀,不能有忽快忽慢的现象,中途也不准变速,要求开始是什么速度,结尾也仍保持原速。因为太极拳是内外两功合一的拳种,是内外兼修。与吐纳导引术相结合的"内功拳",用慢速度运动方法训练出极其快速的搏击术,打人于不知不觉之中(指高功夫者)。
这有点与小提琴初学时的右手拉长弓、慢弓、匀速分配音符在弓弦上的时间相类似,只有把慢弓拉匀拉好了,将来拉快弓时才能快而不乱,是快速演奏的基础课程,广义的讲,杨式太极拳也可以算是一种"气功"它是以外动(动作、拳姿)引动内动的,又以意气催动外动,配合外动,使内外相合意、气、形、神高度和谐统一,因为气功中有调心、调息、调身的重要内容,这一内容就确立了练习时必须慢速度练的原因。
因为调心、调息、调身是不可能在中速或快速中进行,而且调息的过程中还必须要使呼吸做到细、长、匀、深。因此只有用慢速才能相互配合得好。慢速、匀速的运动时,大脑才能安静、有足够的时间思考、体察、感悟、琢磨拳中内在的含义与形体动作的佳配合比。
通过慢而匀速的练习,能使大脑的注意力加强,有助于意念的集中,大脑中的"抑制"与"兴奋"强度加强,使新的"兴奋点"始终处于高度亢奋状态,从而使已经进入"抑制状态"的抑制点休息得更好,对治疗神经衰弱效果更佳。内功拳特别强调意念力的作用与意念力的训练,如:"用意不用力"、"劲断意不断"等。但慢练是一种方法,不是目的,太极拳应该是能快、能慢,慢练是为了将来的更快速的出击,是为了练习肢体运动时的佳配合比,因为手、眼、身、法、步的配合比越准确,精密度高,在快速出击时才能稳、准、狠的打击敌人,达到拳经所云的:"动急则急应,动缓则缓随……"
慢速度练习的运动量相对会小些,能适合老、弱、病、残各种不同体质的人练习,通过长时间的缓慢运动肢体,全身肌肉、肌腱、关节、韧带的绞来绞去,肢体的缓慢伸缩、升降、起伏,以及内脏间的相互自我按摩,更有利于经络气血的畅通,而体内"真气"的发动是需要一定的运动时间的,通过肢体运动的导引才能产生,一般的规律是真气的发动,需要不间断的缓慢运动12分钟以上,才开始在体内出现。这一现象说明运动量与运动时间的长短是成正比的,没有足够的运动时间,就不可能有足够的运动量。
运动量是要靠较长时间不停的运动才能积累起来,体质的变化要靠运动量在体内不断的积累才能起变化。这就是简单的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如果天天能将体内的"真气"发动起来,天天出一身汗,日积月累,体质就起变化,身体自然会一天天的好起来,一般的情况是:当你以20分钟慢速度练完一趟拳,就已出汗、但不喘气,以缓慢柔和的拳姿,引动体内真气的运行,调理内脏、平衡阴阳,使体内细胞的分子结构排列从无序到有序,使有病的人在愉快的练拳中不知不觉的消除了疾病。这是一件何等了不起的健康方法。
太极拳已经成为美国航天局的宇航员的训练项目。武术与艺术是没有国界的,太极拳已走向世界。它的治病、防病、延年益寿的功效以及技击的科学性正日益为世人所瞩目。太极拳不仅是中华民族的珍贵文化遗产,也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财富。
结语:当太极拳已走向世界,作为太极拳发源地的我们,是否更应该将这个国粹发扬光大呢,如何练好太极拳,那么就需要我们静下心来,练习传统太极拳套路,衷心祝愿各位太极拳爱好者们都能身体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