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杨式太极拳。
特点:动作外形舒展大方,中正圆满,动作气势恢宏大度,浑厚凝重,动作连接和顺自然,简洁连贯,动作劲力刚柔内含,深藏不露,动作速度柔和缓慢,连绵不断。
注意:防止过分追求动作柔,姿势低,幅度大,造型美,造成动作变形,以及出现跪膝、拔根等毛病,动作轻飘,出现柔软操化,失去轻灵中的沉稳,没有内劲。
杨式太极拳由河北永年人杨露禅从学于河南温县陈家沟陈长兴,与其子杨健侯、其孙杨澄甫等人在陈式老架太极拳的基础上,创编发展了“杨式太极拳”。其拳路逐渐删改了陈式老架中原有的纵跳、震足、发劲等动作,由杨健侯修订为中架子,又经杨澄甫一再修订逐渐定为杨式大架子,即现在广为流行的杨式太极拳。
杨式太极拳拳架舒展简洁,结构严谨,身法中正,动作和顺,刚柔内含,轻松自然,轻灵沉着兼而有之。姿势开展,平正朴实,练法简易,由松入柔,积柔成刚,刚柔相济。正如杨澄甫所说:“太极拳是柔中寓刚,棉里藏针的艺术”。架势有高、中、低之分。
三 ,武式太极拳。
特点:动作外形拳势紧凑,古朴简捷,动作过程起承开合,节序清晰,动作气势中正雅致,势不可侵,动作气势舒缓适中,势断意连,动作劲力势势贯穿,劲力完整。
注意:两手不出 足尖,左右手各管半边,不可逾越。
武式太极拳清末河北永年人武禹襄在杨露禅从陈家沟返乡后,深爱其术,从学杨于陈式老架太极拳,后又从陈清平学赵堡架,经过修改,创造了“武式太极拳”。
武式太极拳既不同于陈式老架和新架,亦不同于杨式大架和小架,学而化之,自成一派。其动作简洁紧凑,架势虽小而不局促,动作舒缓平稳,出手不超过足尖,收时不紧贴于身,左右手各管半个身体,不相逾越。胸部、腹部的进退旋转始终保持中正。步法严格,分清虚实,小巧灵活,迈步时足尖先着地,然后再足跟着地徐徐放下全足踏平。
弓步前腿膝盖不得超过足尖,后腿不挺直高拔。拳势讲究起、承、开、合,动作连贯顺遂,用内功的虚实转换和“内气潜转”来支配外形,以“神宜内敛”,“先在心,后在身”,“以心行气,以气运身,意动身随,意动气随,意到气到,意到力到,意力不分”,达到意、气、形三者合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