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体里面会自己长出石头来,这个不是好的现象,它会给我们带来很多麻烦!今天我们就请毕业于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王刚博士和我们聊一聊肾结石的相关问题!
下面是本期节目的相关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王刚:1993年毕业于北京医科大学,获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泌尿外科研究所,获博士学位。熟练掌握泌尿外科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比较擅长良性前列腺增生、尿路结石、尿路梗阻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熟练掌握各种微创诊疗方法,包括:膀胱镜、经尿道前列腺切除术(TURP)、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输尿管镜手术、微造瘘I期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腹腔镜等。《p21kip1与人膀胱癌的关系》课题,获得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2003年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师称号。2004年~2005年在香港大学医学院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课题研究。在《中华泌尿外科杂志》和《中华医学杂志》上发表论文5篇;编译30余篇。参与编写《吴阶平泌尿外科学》、《泌尿外科内镜诊断治疗学(郭应禄主编)》、《泌尿外科内腔镜诊治图谱(那彦群主编)》、《前列腺癌的基础与临床(夏同礼主编)》、《实用下尿路梗阻诊疗学(夏同礼主编)》等书籍7部,其中副主编1部。现为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规范》mansion88 app 组成员。
荣誉成就
《p21kip1与人膀胱癌的关系》课题,获得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 2003年获北京大学优秀教师称号。 2004年~2005年在香港大学医学院进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课题研究。
社会任职
现为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学分会《良性前列腺增生诊疗规范》mansion88 app 组成员。
病因和发病机制
肾结石的病因很多,有遗传性因素、代谢性因素、感染性因素、环境因素、饮食因素、解剖因素、药物因素等等。其发病机制也非常复杂。我们可以通过了解尿液的成分,简单介绍肾结石的形成。排尿的主要作用是排出新陈代谢所产生的各种废物。人每天排出约1500ml尿液,带走了大约30克-50克废物。这些废物包括:尿素、尿酸、肌酐、各种酸性物质(氢离子、乳酸、葡萄糖醛酸、β—羟丁酸、草酸、枸橼酸等)、各种盐分(钙、磷、镁、钾、钠、氨、氯等)。这些物质在尿液中的浓度较高,但人的肾脏可以使这些物质保持平衡,以溶解状态排出体外。如果尿液太少的话,这些物质中溶解度较小的草酸钙、磷酸钙、尿酸、磷酸镁铵等物质就会形成结晶——就是微小结石。通常人会在不知不觉中将这些微小结石排出。上述结石形成的原因,就是改变了尿液中的某些成分、打破了尿液的平衡,先形成微小结石,在致病因素的长期作用下,结晶不断长大,终发展成有临床意义的肾结石。
急救措施
遇到下列情况,需要尽快到医院进行急诊治疗。
(1)肾绞痛:给予解痉、镇痛治疗。
(2)感染高热:给予抗生素、退烧治疗,更重要的是要尽快通过放置输尿管支架或肾穿刺造瘘引流肾脏的脓液。
(3)无尿:如果已经发生尿毒症、身体情况危急,需要进行透析治疗。如病情稳定,也需要放置输尿管支架或肾穿刺造瘘暂时引流尿液,保护肾功能。
注意:本频道文章版权归中央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