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君臣佐使是历史上非常有名的一种中药方剂,他对身体的治病养生功效很高,下面跟着小编一起去下面看看了解下关于君臣佐使的历史与功效作用吧!
本期节目请到的嘉宾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李铮硕士,向广大电视观众介绍历史上治病的有名的方子。
该视频主要文字介绍:
中医有成千上万首方剂,每一个的功效和用法都各自的独特之处,但是这些方子的配伍原则始终离不开四个字——君臣佐使。 《素问·至真要大论》中对于君臣佐使给出了明确的定义:“主病之为君,佐君之为臣,应臣之为使。”
组方原则君药
君药:一个方子里,针对主病和主证起主要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居方中之首,或者用量比其他药物大。君药是一个方子中必不可少的药物。
臣药:是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病和主证的药物。针对兼病或兼证起治疗作用的药物。它的药力小于君药。如果君药是主帅的话,臣药就是他的副将。
佐药:一是为佐助药,用于治疗次要兼证的药物,二是为佐制药,用以消除或减缓君药、臣药的毒性或烈性的药物,三是为反佐药,即根据病情需要,使用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疗中起相成作用的药物。
君臣两种药物不一定有毒性,但是有可能是一种大寒大热的药,过于苦寒的药会伤及人体的阳气,过于温燥的药可能会伤及人体的阴液,用一些佐药反佐一下。
使药:一是引经药,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药物,二是调和药,即调和诸药的作用,使其合力祛邪,如牛膝、甘草就经常作为使药入方。
我们用一个中医里面非常的方子做例子来分析一下君臣佐使的理念。这个方子出自清朝名医王清任的《医林改错》,这个方子的名字叫补阳还五汤,在200多年的时间里,为后世医家所沿用,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经典名方,这个方子对于恢复期和后遗症期效果很好。《医林改错》记载,“此方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遗尿不禁”。直到今天,补阳还五汤仍为治疗中风瘫痪不可多得的有效良方,被国内外医学界予以高度评价。
中风后遗症的病因,是由于气虚导致血滞出现的,那么气虚就是它的主症,是这个病的根本原因,而血滞是气虚导致的,所以是次要症状,那么根据君臣佐使的原则:
君药——黄芪,大补元气,推动血液运行。
臣药——当归尾,长于活血,化瘀生新不伤正气。
体现了三个特点:①治疗兼证—瘀血内阻;②用药剂量小于臣药;③本病毕竟为中风后期,所以化瘀不能伤正,用当归尾很温和。
佐药——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
使药——地龙——通经活络。
君臣佐使组成
方剂的组成,必须按照一定的规则,就是“君、臣、佐、使”的配合。它的含义应加说明,才能了解古人处方的用意。“君”药是方剂中治疗主证,起主要作用的药物,按照需要,可用一味或几味。“臣”药是协助主药起治疗作用的药物。“佐”药是协助主药治疗兼证或抑制主药的毒性和峻烈的性味,或是反佐的药物。“使”药是引导各药直达疾病所在或有调和各药的作用。例如:麻黄汤治疗恶寒、发热、头痛、骨节疼痛、脉浮紧、无汗而喘,其中麻黄是君药,发汗解表;桂枝是臣药,助麻黄解表;杏仁是佐药,助麻黄平喘;甘草是使药,调和诸药。目前,有的把“君、臣、佐、使”改为主药、辅药、佐药、引药,有的把佐药改为次辅药。
补阳还五汤严格遵循了中医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尤其是大量的使用了黄芪这味君药,成为了这个方子的点睛之笔。这个方子有两个特点,在中风初期,补阳还五汤可以很快的见效,很多病人都可以通过治疗恢复健康;如果是长期中风的病人,通过服用补阳还五汤,能防止病情的进一步恶化。
李教授更偏重于把当归尾换成鸡血藤,它本身能活血,它能够活血化瘀,它还能养血,它的活血和养血的作用不弱于当归。它还能舒筋活络,对于现在目前的中风后遗症,有些偏身瘫痪,肢体麻木,尤其是现在有很多糖尿病患者,有些并发症,会有一些末梢神经病变,他会有手脚麻木,效果非常好。而且鸡血藤是个养血的药,它能够补养气血。开的方子效果要好,价格要便宜,鸡血藤价格比当归要便宜8到10倍。
佐药在这里是桃仁红花赤芍、川芎,这就是桃红四物汤。它配合当归尾起到活血通经,等于佐助了臣药的作用。也间接的佐助了君药。
注意:
本频道文章版权归北京电视台,并不代表本频道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本期嘉宾介绍
李铮,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硕士,中国老年学会科学养生专业委员会委员。硕士研究生期间,学习研究厚古典名医名方多年,造诣颇高,临床经验丰富,擅长运用中医中药治疗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