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和宋代的中医发展史(2)

  医学教育

五代和宋代的中医发展史

  宋政府把医药行政及医学教育分立起来。设立"翰林医官院"负责医之政令和医疗事务。王安石变法后,学校体制及教学内容又有改进。"太医局"是专为医学教育设立的机构,已扩充成为皇家医学院。

  医学校的社会地位提高,吸引了不少儒生学医,儒医迅速增多亦是促使中医学发展的原因。之后各州镇府均仿照"太医局"开办地方医学校, 使中医更加普及。

  医学生考试制度完全仿照朝廷太学招募方法,根据成绩或治愈率决定升迁。而医学部亦增分为九科:

  1. 内科 2. 风科 (如中风病) 3. 儿科 4. 眼科 5. 耳鼻喉齿科 6. 皮肤及骨科 7. 产科 8. 针灸 9. 创伤及咒禁科

  当时医学生之理论教材,除了有前唐时必修的医学文献之外,还新增了陈言的《三因极--病证方论》。医家及诗人杨介,总结对处死犯人的解剖经验,描绘成图谱《存真图》,使到当时医学生对解剖学的认识加深。

  另一个医学教育的突破,是翰林医官尚药王惟一(公元987-1067年),研制了两具与成年男子体形相等的"铜人",并且奉御总结针灸名著,撰成《新铸铜人腧穴针灸图经》。

  铜人体表刻穴657个;医生考试时,先将铜人外表涂蜡,往体内注水,并穿上衣服。针刺中穴位则水会流出,否则针就刺不进去,这样就可以判断受考人对穴位的掌握程度。

  他的著作不但印行,还刻成两座石碑,立于当时首都开封,作为公众参考。是中国针灸史上新的里程碑。

  病因病机学发展

五代和宋代的中医发展史

  先前曾描述,公元1174年陈言提出了新的病因学理论。他的著作《三因极--病证方论》,将复杂的病因归为三类:内因、外因及不内外因。

  这种分类虽与汉代张仲景所述略同,但内容有所发展,即对各类病因概括得更具体,其范围亦较全面,更符合临床应用。三因分类的原则,一直为后世医家遵循。

中医文化 五代 印刷术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
警惕 这类人不能吃香菜香菜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一种配菜。经常可以看到煮...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
10个简单小妙招巧治鼻炎鼻炎相信很多的人都不陌生吧。鼻炎的反复发作是否给...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
高血压的治疗与饮食现在由于生活条件的提高,三高人群也逐渐的扩大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