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段时间里,人们喝豆浆、喝牛奶发生了困难。显然是人的思维有了毛病,不是想着如何搞生产去“吃”好,而是想着如何编词儿去“说”好。结果,说的愈好,吃的愈差。究其原因,是忘了“民以食为天”的道理。老百姓对政治的理解是很具体的,他们只是想着一个简单的理儿:我们活到这个世上来干什么?如果辛劳一生,不是为了让孩子们吃好一点儿,穿好一点儿,比上辈人活得更滋润一点儿,那还有多少活着的意思呢?多么淳朴和善良的思想情感啊!现在,我们的生活步入了正轨,生活内容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们的脸上笑容常在。因为那豆浆、牛奶早已不是什么短缺稀罕之物,制作豆腐、豆浆的原料——黄豆,不但粒大质好,而且数量充足,怪不得一桶一桶雪白的豆浆能源源不断地供应市民了。
有了稳定的新鲜豆浆供应,商店里摆放的豆粉、豆晶以及豆奶类饮料便很少有人问津。因为人们觉得不新鲜,且价格较贵。送到门前的还微微地冒着热气儿的豆浆,不仅新鲜诱人,口味纯正,而且价钱便宜。两毛钱一提勺,一提勺半市斤,块把钱就能买半钢精锅,足够一家人作早餐享用了。
城里人爱喝豆浆,乡里人亦爱喝豆浆,说乡里人不爱喝豆浆已成了老皇历。记得那次回老家,见过去走街串巷卖豆腐的人也带个大铁桶,里边装着满满的豆浆叫卖。有老汉买了豆浆回去煮了喝,我问是否喝得惯?因为在我的印象里,老家的人嫌那豆浆有一股豆腥味儿,多是不爱喝。不料老汉却微微一笑说:“只要是好东西,没有喝不惯的。牛奶、咖啡、易拉罐饮料、干啤咱都能喝得惯。说喝不惯是因为缺少那个东西。过去农村里有老太太忌口,说不爱吃这不爱吃那,还不是因为生活贫穷,想节俭着过日子?”老者的一席话使我茅塞顿开。其实要说人的某一种习惯,无一不是与他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条件有关。至于人们的饮食习惯,更是一种物质生活状态和质量与水平的反映。
令我高兴的是,报纸上有推广豆浆机的宣传广告。说什么“豆浆好喝浆难磨”,现在好了,有了“电脑家用豆浆机”。微电脑控制,加工过程全自动,只需向机内加入清水和豆子,其制作过程方便、快捷、卫生,且豆浆原汁原味,一般只需要十几分钟,洁白清香的热豆浆就制作出来了。
好是好,可我仍然爱听那清晨空旷院落里“豆浆来咧”的吆喝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