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后期 科学赐予的恩典保障寿命
人类的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是伴随着与传染病无数次惊心动魄的斗争。18世纪末期以来,英国医生琴纳发明了牛痘法、法国学者叶尔辛(耶尔森)发现了鼠疫杆菌、德国医生科赫分离出了结核杆菌、法国医生卡尔麦特和介朗研制出防治结核病的免疫疫苗(卡介苗)、美国微生物学家瓦克斯曼成功提取链霉素,此后青霉素、氯霉素、金霉素、土霉素和四环素相继出现,新型的疫苗也不断被研究出来,各种传染病得到了迅速有效的控制,挽救了无数的生命。
20世纪50年代初,以传染病为主的各种疾病依然在中国肆虐,人口死亡率居高不下,疫情蔓延难以控制,以天花、鼠疫、流行性脑膜炎、疟疾、霍乱、血吸虫病等为严重。据50年代调查,我国有12个省的346个县流行血吸虫病,全国血吸虫病人约1000万人, 全国70%的县市有疟疾流行,疟疾发病数每年在3000万以上。结核病患病率及死亡率也很高,据部分地区统计,城市居民结核病患病率高达3~9%,死亡率达2.5%。
面对必须要摆脱的困境,政府自1950年起大力开展了防治疾病、普及科学知识的工作。1950年10月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颁布了“关于发动秋季种痘运动的指示”,同年卫生部也发布了“种痘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条令。当年种痘4400万人,次年达到1.5亿人,天花得到了迅速控制。以上海为例,1951年1月种痘比例为11.5%,当月天花病例数958;8月种痘比例100%,当月病例数为零。在控制和消灭天花的过程中,全国统一采取了牛痘法,摒弃了中医的胎毒理论和数不清的偏方、秘方,仅仅用了10年时间,至1960年中国已没有发生自然传染的天花病例。但1963~1964年因民间中医接种人痘,天花在山西、内蒙古再次爆发,直至1966年才终消灭了天花。
政府坚持了以现代医学为主的措施,儿童计划免疫工作得到了坚决的执行,并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开展了“爱国卫生运动”,以现代科学知识为指导原则,清理垃圾、治理环境、改善水的供应。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防治取得了显著成绩。天花、鼠疫、霍乱、回归热、斑疹伤寒及黑热病等被迅速消灭,白喉、百日咳、麻疹、灰髓炎等传染病也得到了有效控制,结核病疫情明显好转。传染病的发病率迅速下降到极低的水平,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