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花果——药食之珍品
无花果是世界上古老的一种果树,在古希伯莱经典和《圣经》中均有文字记载。它原产于亚洲西部,在埃及已有悠久的栽培历史。大约在唐代之前,无花果从伊朗传人我国。据唐代《酉阳杂俎》记载:“阿驵出波斯(今伊朗)……拂林(今叙利亚)呼为底珍”。
珍”为波斯语,翻译成汉语又叫“映日果”(即“无花果”)。唐《大唐西域记》称它为“优昙钵”,则来自梵语,当时优昙钵在印度已经十分普遍。我国正式称“无花果”载于明代的汪颖著作《食物本草》和朱口的著作《救荒本草》:“无花果生山野中,令人家园圃中亦栽”。
据《据滇南本草》:“无花果一名‘明目果”’,是因其“人肝通利血脉,清肝胆积热而令明目也”。它又称“奶浆果”,是由于其茎叶破损处会有乳白色的浆汁溢出而故名。此外,它还有“天生子”、“隐花果”、“蜜果”、“文仙果”、“品仙果”等名称。
无花果在我国长江以南各省都有栽培,但大多是零星栽植,形成规模的商品生产不多,只有新疆的喀什、阿图什、和田等地区栽培特别多。阿图什是的无花果之乡,种植面积达一万多亩,每年加工而成的蜜饯、果脯行销国内外市场,它不仅是产量多,更主要的是品质好,深受消费者的青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