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找痛经的理由
异常的情况是:在月经期间和月经前后,感觉到小腹部或腰部疼痛,有时痛感甚至会到达腰骶部。在有的女性身上,还会有比较严重的症状出现,如肠胃道的恶心呕吐,冒冷汗,四肢发冷,甚至会出现昏厥,影响着工作和生活。
这些表现,本质上大都是激素水平波动引起的。月经期前后,雌孕激素水平发生变化,会影响着人的情绪、身体的状况等等。而如果是从不舒服到了痛的程度。这种痛就是痛经,是一种病,是需要找找理由的。
从临床上可以将痛经分为原发性(功能性)和继发性痛经两种:
原发性(功能性):生殖器官无明显病变。青春期、未婚及已婚未育者多见。特点:正常分娩后疼痛多可缓解或消失。
继发性痛经:一般生殖器官有器质性病变,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肿瘤等。常见于育龄妇女,特别是30岁后的已婚妇女。需要妇科检查、B超等检查,明确病因后进一步治疗。
痛于何处?
原发性的痛经属于功能性的,身体里没有明显异常的病灶,所以,也是比较好对付的。看发病人群就可以看出,年龄偏年轻,心理、生理、生活习惯等各种因素都可以引起痛经,然而,这种痛相对是好治疗的。
继发性痛经的发病理由是由于一些器质性的病变,也就是说,子宫、宫颈等生殖器官出现了异常的变化,有些变化是有症状表现出来的,而有些则是没有任何表现的,那就要靠妇科检查来明确找出来。
引起继发性痛经的理由有子宫颈管狭窄、子宫发育不良、子宫位置异常、还有宫颈糜烂,慢性子宫内膜、宫颈的炎症,盆腔的炎性包块,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
“迁徙”的子宫内膜
还有一种常见的痛经理由是,本来在子宫腔内的血跑到别处去了。跑到哪里去了呢?
有的内膜组织跑到子宫的肌层生长,却没有到浆膜层,那就是子宫腺肌症。
有的跑出子宫,跑到了卵巢上生长,就产生黑色糊状触痛性的“巧克力囊肿”,随病情的恶化,囊肿发生破裂,可导致子宫粘连,影响生育。